算筹,又(you)叫筹、策、算子,是人们用来(lai)计数、列式和(he)进行运(yun)算的“筹算”工具,比算盘的出现要早2000多年。算字一作“筭”,从(cong)字形上看,有摆弄小竹棍的意味,实物(wu)形态(tai)类似于我们常(chang)见的不起眼的小棍儿(er)、竹签,其重(zhong)要价(jia)值却(que)足以在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(dai)数学史(shi)上熠熠生辉。
其实,“数”的概念产生得很早,学者唐兰先(xian)生曾指出仰韶(shao)时期骨契上的刻画符号,很可能(neng)模(mo)仿了当时人们的计数方(fang)式。而新石器时代(dai)遗址中也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刻画和(he)彩绘符号,已具备(bei)“计数”功能(neng)。到商周时,巫人占卜手持的“策”,便是算筹,而“八卦”便是用算筹排列出来(lai)的。可以说,算筹在萌芽伊(yi)始,便具有占卜、计数的功能(neng)。商代(dai)末期的算筹计数已经有了纵横两种形式,具备(bei)了位值制的意义,到战国晚期趋于完整,至汉魏时成熟。
自20世(shi)纪50年代(dai)以来(lai),考古发掘中陆续出现了多批战国、秦汉时期的算筹实物(wu),更是揭(jie)示(shi)了算筹的面貌:一根根同样长短和(he)粗细的小棍子,多用竹子制成,也有用木头、兽骨、象牙、金属等材料制成;一般长约(yue)13厘米(mi),径粗约(yue)0.2厘米(mi),随着时间的推移,配合运(yun)算的日益复(fu)杂,算筹形制也逐渐由长变短、截面也由单一的圆形变成方(fang)形、三角(jiao)形。结合文献记载,它们有的是历法运(yun)算时用来(lai)复(fu)杂筹算的,一般与(yu)笔、砚、墨、削(xue)一类的文具和(he)计算相关的度量衡等同时出现,西汉《急(ji)就篇》就有“笔砚筹算膏火(huo)烛(zhu)”的说法;也有占卜游戏时用以简单计数的,多与(yu)博具盒等游戏用具一同被发现。
战国时期中山国中山成公陪葬墓出土的骨算筹。河北博物(wu)院供图
河北博物(wu)院展陈中就有这种“初代(dai)计算器”——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算筹。其中,中山成公的陪葬墓出土有一捆骨算筹,45根细长的圆棍儿(er),多数是淡黄色,也有少数发白(bai)或呈淡青色,是用来(lai)运(yun)算的工具。为什么(me)是一捆呢(ne)?很好(hao)理解(jie),人们将算筹捆起来(lai),甚至有专门的“算袋子”,可以系在腰间,方(fang)便随身携(xie)带。秦始皇扔的算袋化为“算袋鱼”的故事(shi)便与(yu)此有关。按《汉书·律历志》的记载,用来(lai)计算的算筹多则有“二百七(qi)十一枚”为一握,即西汉时人们已经用算筹进行较为复(fu)杂的运(yun)算,一捆算筹多达271根!实际上,像(xiang)成公墓这样一捆45根左右的算筹,处理日常(chang)生活中一般的计数运(yun)算已经足够了。
算筹遵(zun)循十进位制,按《孙子算经》的记载,成熟的算筹“凡算之法,先(xian)识其位。一纵十横,百立千僵,千十相望(wang),万百相当”,即以纵横两种排列方(fang)式来(lai)表示(shi)1—9的数目,表示(shi)多位数时,个位用纵式,十位用横式,百位用纵式,千位用横式,以此类推,遇零则置空。刘徽在《九章(zhang)算术》中标注的“正(zheng)算赤、负算黑”,也随着神禾原战国秦陵墓出土的象牙涂色算筹的发现得到了实物(wu)例证。
算筹不但可以用来(lai)摆成各种形制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(yun)算,古人还用算筹来(lai)进行诸(zhu)如开方(fang)、二次三次方(fang)程等复(fu)杂运(yun)算以及特定的演算。如《九章(zhang)算术》“少广”章(zhang)就记载了开平方(fang)的算法——算筹摆三行:上行是平方(fang)根,叫“商”;中行是被开方(fang)数,为“实”,下行是开方(fang)过程中去(qu)除“实”的数,称为“法”。三行之下还要放一根筹,叫“借(jie)算”,其运(yun)算原理与(yu)现代(dai)开方(fang)基本一致(zhi)。
算筹作为我国最初的计算工具,直到明代(dai)中晚期才被算盘完全取代(dai)。不过,由此发展起来(lai)的筹算数学并(bing)没有消失,而是顺应(ying)着人们对计算速度和(he)准确性的要求不断(duan)提高,催生了高速计算器,造就了中国数学计算技术的发展繁荣。
(作者赵小姣,单位为河北博物(wu)院)
报道来(lai)源:《人民日报》2024.10.6 第6版
人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 采访整理